JustGoIdea

旁观者的耻辱:一段关于校园霸凌的记忆

前段时间四川省江油市发生了令人痛心的校园霸凌事件。我一直在关注,却不知该如何评论。尤其是当事态演变到暴力机器出场之后,更感无力。

不过这件事和之前发生过的多起校园霸凌事件一样,再度勾起了我一段深埋心底的耻辱的记忆。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应该写出来,也应该发出来。

这句话写出来似乎是为我自己开脱,减轻内心的愧疚。我没有主动参与过校园霸凌,但我曾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懦弱的旁观者。

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两位女生,家境贫困,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其中一位女生非常努力,但成绩始终上不去;另一位曾经努力过,但因为看不到希望,最终选择了放弃。

青春期的残酷在于,它放大了所有的差异。当其他女同学开始注重打扮、谈论时尚和明星时,她们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买不起。那个时候,上学都是要穿校服的,而能够显示自己「物质实力」的方式也就是鞋子了。贫困不仅剥夺了她们的物质条件,更让她们在心理上筑起了高墙。自卑让她们选择了自我隔离,而这种隔离又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她们的排斥。

孤立很快演变成了欺凌。虽然仅限于语言暴力,并没有肢体冲突,但语言的刀锋同样锋利,甚至更加残忍。

而我,作为当时的班委,选择了沉默。

有一天放学后,我从文具店出来,看到一群同学聚集在街边的面馆门口。他们围成一圈,边说边笑,甚至还有些污言秽语。我走过去凑热闹,才知道他们又在欺负那两个女生。

我当时和同学们一起笑了笑,显得我很合群,然后转身离开。

这个画面成了我心中的一根刺。即便已经记不清她们的名字和样貌,但我在那个黄昏的怯懦却清晰如昨,时时鞭笞着我的良心。

我无法改变过去,无法回到那个黄昏,或许再见到那两位女生,我依然没有勇气对那两个女生说一声「对不起」。

然而,每当看到类似的事件时,我都会想起那个黄昏的懦弱,那个为了自保而转身离开的自己。


|

#es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