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禅宗公案和 Husserl 谈起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记载了药山惟俨禅师的一则公案:
僧问如何是道中至宝。
师曰:莫谄曲
曰:不谄曲时如何?
师曰:倾国不换。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有弟子问药山惟俨禅师,什么是修行佛法中最重要的?惟俨禅师说,不要曲意逢迎。弟子又问,做到不曲意逢迎时又是什么境界?惟俨禅师说,那即使用一个国家来诱惑你也不为所动。
表面上看,「不曲意逢迎」似乎与佛法的深奥义理没有直接关联。但药山惟俨禅师为何将其视为修行的至宝呢?要解释这一点,我们不妨先从哲学家 Edmund Husserl 的现象学理论谈起。
Table of contents
现象学理论与禅宗教义的契合
Husserl 的现象学理论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事物都呈现为意识中的现象或表象。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本质上是意识活动的结果。Husserl 区分了意向行为(noesis,即意识的思维过程)和意向内容(noema,即意识所思考的对象)。例如,当我们感知一棵树时,意向行为是感知的过程,而意向内容则是作为感知对象的树。
首先,我们会进行一个感知行为,通过视觉感知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通过触觉感知树的质地和温度。那么,「树」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在我们的意识中显现。我们不仅感知到树的各个部分,还将这些部分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表象,即「树」。而又因为感知行为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和延续。所以,我们感知树的过程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涉及过去的记忆(例如,之前见过的树的形象)、现在的感知(当前看到的树)和未来的预期(例如,树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然而,我们对树的认知往往掺杂着主观的判断和习以为常的成见。Husserl 指出,如果想客观地描述纯粹的意识体验,就必须悬置(bracket)我们对事物先入为主的判断,回到意识现象本身,反思(reflective)地审视自己的意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意识的本质特性。
Husserl 现象学中对纯粹意识的强调,与佛教尤其是禅宗对自性的参究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宗强调,我们必须跳出语言和逻辑的桎梏,直指自己的本心。平日的种种执着和妄念,正是认识真理的障碍。唯有放下成见,回归当下纯粹的觉知状态,才能契悟自性。
惟俨禅师「不曲意逢迎」的教导,可以说是对现象学「悬置」的通俗表述。我们要时时觉照自心,不被外缘所转,不为世俗的是非得失所动。这样,才能超越主客二元对立,体证一心不乱、不即不离的境界。
三法印
为什么佛法认为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才可以做到一心不乱、不即不离呢?这与佛教对宇宙真理的洞见有关,即三法印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接下来,让我来一点点解释,先说「诸行无常」这四个字。
诸行无常
「诸」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所有的」、「一切的」,用法就像常说的「诸位」、「诸君」。它是一个泛指的词,用来指代世间的所有事物和现象。
「行」字指事物的状态和现象,包括一切人的行为、自然界的变化以及所有可观察到的事物的状态。
「无」字表示否定,这里用来否定后面的「常」,表达没有、不存在的意思。
「常」字指的是永恒不变、恒定不变的状态。
那么「诸行」就是所有的行为、变化、状态、规律,「无常」就是没有永恒不变。《涅槃经》就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诸行无常」表达的是佛教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不断变化中,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永久保持不变的状态的教义。从现象学的角度看,我们意识中的种种表象也是如此,它们随着感知视角、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生灭流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诸行无常」,例如四季更迭,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没有一个季节是恒常的。人会经历生老病死,从婴儿到老人,身心都在不断变化。科技日新月异,曾经的新科技很快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
或许您会质疑,四季更迭,生老病死,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也是规律吗?这就要说到「诸法无我」了。
诸法无我
「法」字在佛教中有广泛的含义,既可以指自然界的现象,也可以指人的行为、思想、情感等。在这里,「法」指的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世界的事物、精神现象以及各种概念和观念。
「我」字不是指个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而是指独立存在、恒定不变的实体或自性。
所以,「诸法无我」表达的是佛教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即没有独立存在的「我」的教义。这一点在现象学中也得到了呼应——意识与对象、主体与客体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依相存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四季的形成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四季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有些地方夏季高温持续时间延长,冬季变得更短暂;有些地方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季节特征不再明显。由此可见,我们习以为常的四季规律,也并非恒定不变的客观存在。
再说人的生老病死。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看似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但实际上每个阶段都在时刻发生变化。人的身体由无数细胞组成,旧细胞不断死亡,新细胞不断产生,以至于几年后一个人体内的细胞几乎完全更新。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我」。
科技发展同样如此。一项新技术诞生,经过完善、推广、应用,最终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任何一项具体的技术,都难以长久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无法断言当前的前沿科技在未来是否还具有不可替代性。
万事万物看似有其规律,但更深层的规律是一切都在变化,没有恒定不变的「自我」。
二者的关系
有没有发现,「行」和「我」在理解上,似乎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两者有共性,也有不同。
「行」在这里指的是所有有为法,即所有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这些事物因为依赖于条件和因缘的聚合,所以它们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保持永久不变的状态。「诸行无常」强调的是所有有为法(包括物质世界的事物和心理现象)都在不断地生、住、变、灭之中,没有任何事物是恒常不变的。
「法」在这里更广泛地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诸法无我」的教义强调,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即无我),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有为法,也适用于无为法(如涅槃)。揭示了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缘起的,都是因为各种条件和因缘的聚合而暂时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或现象有独立、固定不变的「我」。
发现了吗,「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可以从微观上理解成认识事物的两个角度,而在宏观上「诸法无我」是对「诸行无常」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宇宙真理更进一步的理解。
涅槃寂静
三法印的最后一点是「涅槃寂静」,指的是一种超越世间一切烦恼、苦难和生死轮回的最终解脱状态。这个状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绝对的安宁和寂静,被视为达到最高智慧和福德圆满成就的表现。也就是说,涅槃并不是一种可以得到的物质状态,也不是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而是一种彻底的解脱——从生死的轮回中解脱出来,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实现了一种无生无死、无来无去、无所罣礙的境界,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住一处而遍于一切处,不依一物而为一切物所依。
三者的关系
「涅槃寂静」是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的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状态。
也就是说,佛法对于世界、对现象、对宇宙真理的认知分成了三个步骤,是渐进式的。第一步,认识到「诸行无常」,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没有事物是恒常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中。第二步,意识到「诸法无我」,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第三步,体悟到「涅槃寂静」,对宇宙真理建立最终的认知,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佛法终极奥义的理解。透过对药山惟俨禅师「如何是道中至宝」公案的剖析,我发现它与 Husserl 等哲学家对意识本质的揭示有异曲同工之妙。悬置成见,回归纯粹的意识体验,正是通往智慧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也正是禅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实践。
当我们真正做到「不曲意逢迎」,安住当下,觉照自心时,就能洞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进而体证涅槃寂静的境界。也即惟俨禅师所说「倾国不换」的觉悟境界。这正是对佛法终极智慧的理想写照——唯有不为外缘所动,时时安住当下,才能与真理相应,证悟生命的究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