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GoIdea

一輪明月耀天心

曾在一個雲霧朦朧的晚上,藥山禪師獨自一人登山散步。夜風徐來,忽然雲開月現,藥山禪師長嘯一聲,直傳到九十里外。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啊!

唐代文人李翱作詩志之: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峯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也因此,千餘年來,憶及藥山,禪者的心中,長是明月皎兮,山高水闊。

月似羅中鏡,星如霧裏燈。

滿堂清淨眾,盡是坐禪僧。

琅琊慧覺禪師,北宋時期臨濟宗高僧。他的出家有着特殊因緣。慧覺禪師的父親曾為衡陽太守,因病而歿於任地。他扶棺回鄉,在經過藥山古寺時,覺得這裏就像自己過去曾經居住過的老宅那樣,感到非常親切,因此而落髮出家。在後來的參學過程中,他參拜汾陽善昭禪師,最終得法汾陽。

慧覺禪師與雪竇重顯禪師,同時唱道,弘揚禪法,被時人稱為「二甘露門」。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船子和尚也即船子德誠禪師,師承藥山禪師。據《五燈會元》記載,德誠禪師「節操高邈,度量不羣」。藥山禪師逝世後,德誠與同門的道吾、雲巖一起離開藥山。德誠禪師自謂率性疏野,熱愛山水,於是囑咐兩位師兄道:「如果日後遇見伶俐的人,指引他來,自己將傳授生平所得,以報答先師之恩。」

大家分手後,德誠禪師來到華亭,泛一小舟,隨緣度眾。時人莫測其高深,稱他為「船子和尚」。後來,善會禪師來向他求道,德誠見善會已盡得其傳,認為大事告畢,乃覆舟而逝。

某個夜晚,東坡先生敲響摯友張懷民的房門,兩人相約踱步於承天寺的院中。月光如水,清涼明淨,此等意味似非「閒人」不能體會。他因此而發出感慨:「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是啊,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若能讓心閒下來,便知此一輪圓月普映千江,不在心外。

正所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

#Buddhism #es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