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4 上半年电子报内容精选

Published: at 08:43

在 2024 年的前六个月里,我共发布了 20 期电子报。每一期的内容都是我当时思绪的真实写照,涵盖了我正在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各种主题。这些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这些主题都深深植根于我的兴趣领域,反映了我对当代科技和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

自从我迁移到新的电子报平台后,就暂停了在博客上同步更新电子报内容的做法。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我精心挑选了上半年电子报中的精华内容,现将其汇总发布在博客上,以飨读者。

如果您对我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前往《壹苇可航》或本页底部订阅。

Table of contents

Open Table of contents

主题:个人知识管理的探索

个人知识管理,一直是我探索和思考的主题。虽然它的内容庞杂,流派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并运用知识管理的技能,在当下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数字笔记的五个基本原则

节选自 2024 年 1 月 16 日发布的第三期

原则一:快速记录机制

建立一个「快速记录机制」是数字笔记的首要步骤。不论何时何地,当灵感涌现或者需要记下某事时,你应该能够迅速捕捉这一刻。不要担心笔记的格式或措辞是否完美,重要的是将这些想法尽快记录下来。这不仅能帮助你捕捉到更多的灵感,还能保证你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这些信息。

原则二:原子笔记

有效的笔记应该是简洁和具体的。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原子笔记」的概念,即将笔记分解到最小的信息单元。每一个记录都应该是独立的一条信息,像是一个网址、一个待办事项或一个重要的想法。这种方法不仅让笔记变得更加清晰,也便于之后的整合和链接。

原则三:笔记必须具备可链接性

为了保证笔记的可用性,它们必须能够彼此链接。大多数现代数字笔记工具都提供了双链笔记功能,允许你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这种链接性不仅使得整理和检索笔记变得更加容易,而且防止了信息的孤立,确保你能够有效地回顾和复用你的笔记。

原则四:从收集笔记到产生笔记

笔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处理和应用这些信息。这意味着你需要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能够产出新的内容。分享你的理解和见解,就像进行费曼技巧中的「学习为了教学」一样,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够帮助他人学习。

原则五:笔记格式化

为了确保笔记的整洁和一致性,采用统一的笔记格式非常关键。无论是间歇性日记的形式,还是「摘录+评论+来源」的模式,亦或是记录与引用分离的方法,一个清晰的笔记格式可以极大地提升你的笔记整理效率和复用度。格式化的笔记让信息结构化,从而更易于浏览和检索。

First Step of PKM

节选自 2024 年 1 月 23 日发布的第四期

虽然个人信息管理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子集,但是管理好信息比确立知识管理的需求和目标的优先级更高。

有许多人,包括 AI,都会认为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明确需求和目的。而如何明确需求和目的呢?无外乎是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和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需要掌握和应用的专业知识资源,然后设定一个可以量化便于追踪和评估的目标。接着就开始讲如何选择工具和方法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想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第一步是进行初步的个人信息管理。把信息组织和管理起来,才能让无序、纷乱的信息变得条分缕析,并逐步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否则,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信息管理都会混乱和无效。

因为,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规划和管理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来获得智慧。而个人信息管理则更多关注于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使之成为有用的知识。如果一个人连信息都处理不好,哪里能把信息提炼为知识呢?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可以支撑起自己的职业和学习需求呢?

个人信息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承,不一不二的。它们的关系是动态的,而非线性。在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进行知识管理的需求和目的。然后,带着目的性再去更深入的进行信息管理,以满足和支撑知识管理的需求。

或许有人会质疑,先明确了个人知识管理的需求,带着目的去管理信息不行吗?当然可以。只不过,我们到底是先身处于信息环境之中,才有了知识管理的需求,还是因为要进行知识管理才将自己置身于信息环境之中呢?

没有人先天就有知识管理的需求,但每个人先天就处于信息环境之中。明确知识管理的需求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净化信息环境,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收集有效信息,降低信息噪音。这也就是为什么进行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先要进行信息管理。

用思维模型提升理解力

节选自 2024 年 3 月 26 日发布的第十期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时,简单的直觉往往不足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情况,尤其是当我们需要深刻理解一个概念、问题或系统时。但通过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型,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和处理信息。可以说,思维模型是帮助我们更有效和科学地分析,深化认知的工具。

回到基础: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思考一下,当我们面对棘手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都无效时,该如何应对?这种时刻,如果我们能够运用第一性原理来审视问题,就如同武士手握利剑,能够穿透问题的外壳,直接触及其核心。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意味着我们需要抛弃所有的预设假设,去寻求最根本的事实和规律。这种思考方式犹如积木的搭建,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逐步建立全新的理解框架。

找到关键:二八法则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那 20% 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并将 80% 的精力集中在其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就是被称为帕累托原则或二八法则的概念。它启示我们,通常情况下,少数关键因素会产生大部分的结果。这个原则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指引我们识别出真正重要的元素,以便我们能以更专注且高效的方式行动。

看见全貌:系统思维

这个世界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齿轮系统,每一个部分都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个概念在佛教中被称为「缘起法则」,在现代科学和管理理论中,则被称为「系统思维」。无论何时面对问题,我们都应该考虑到所有事物之间相互的依赖性和联系,而不仅仅局限于个别的因素。系统思维教导我们去识别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的集体行动如何导致了复杂行为。这种观点让我们能够将注意力从孤立的现象转移到更宏观的关系上,实现对个别事件背后整体格局的理解。

接受不确定性:概率思维

生活就像是在广袱无垠、充满未知的海洋中航行,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概率思维就像我们的灯塔和指南针。它不仅教导我们如何评估各种选择以及事件可能发生的几率,更是引领我们根据这些概率作出最理智的决策。借助概率思维,我们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为可能出现的风浪做好准备,从而在未知的海洋航行中降低意外的发生,稳稳地驶向更安全的未来。

目标导向:逆向工作法

当我们有一个目标,却不知道如何实现时,逆向工作法就像是一张详尽的地图。这种方法让我们从终点开始思考,逐步反推必要的步骤,直至找到现在可以采取的行动。正如贝佐斯所说:「逆向工作法是求真的过程,有时候它会揭露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最实际的案例就是亚马逊考虑到中小企业需要强大灵活的 IT 基础设施,但又难以承担高昂的自建成本,由此反推出了按需付费的云计算服务 AWS,开创了云计算的新时代。

寻找转折点:临界点理论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引发巨大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点理论的精髓。它告诉我们,在某些关键时刻,系统可能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例如长征期间的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就是毛泽东对战场环境、力量平衡等临界点因素的深刻洞察。在危机时刻,他及时调整了战略,成功地化险为夷,最终赢得了战略主动权。

通过这些思维模型的应用,我们可以学习到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们看到问题的不同层面,帮助我们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信息消费策略

节选自 2024 年 4 月 30 日发布的第十四期

大黑天 4 月 12 日在即刻发布了一个有趣的观察:

书和碎片内容如果都在同一个地方,你的注意力会被谁吸引?大概率是碎片内容,如果改变呢?一个是物理上的分割,另外一个就是需要你主动清除会吸引你注意力的内容且质量并没有那么优质的信息。

这个观察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在碎片化和深度内容之间找到平衡,有效管理我们的注意力和信息消费?

对于像我这样的慢读者,阅读一本书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往往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复习之前的内容,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和心理负担。因此,转向有针对性的阅读,选择性地阅读那些对当前问题有帮助的内容,成为我不得不进行的策略。

制定信息消费的策略时,明确目的很关键。于我而言,关注三个方面:

明确了这三个方面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如何平衡信息熵了。

信息熵是衡量信息复杂度和不确定性的一个概念,信息熵增高时,不确定性增加,信息的随机性与复杂度也会增高,从而导致信息过载和信息疲劳。反之,则会导致信息茧房。保持信息熵的适当平衡,是有效信息消费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管理信息消费和注意力,有一些实用策略可以参考:

主题:对 AI 发展的观察

自从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横空出世以来,AI 已经成为了热门议题。作为非技术人员,AI 技术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帮助和影响。对 AI 的观察也成为我的主要兴趣之一。

对「AI 经济时代」的观察

节选自 2024 年 4 月 9 日发布的第十二期

3 月 8 日,我在 𝕏 发了一条帖子:

很多人、很多媒体都将 Perplexity 和 Google 做对比,激进一些的认为前者终将战胜后者,保守一些的认为前者代表着搜索引擎的未来。

Google 曾经信奉「不作恶」,然而终究还是向我们讲述了「屠龙者终成恶龙」的故事。

Perplexity 真的不会步 Google 的后尘吗?(或许思考这个还太早了,但就目前的发展势头似乎也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 Google 当年推出了付费搜索,有没有可能保有初心?

只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如今的互联网环境,尤其是使用环境和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果不其然,刚刚进入 4 月,我就看到了 Perplexity 和 Google 的双向奔赴。前者准备推出搜索广告后者准备推出付费 AI 搜索

从 ChatGPT 到 Midjourney,再到 Anthropic 和 Google,我们正见证着 AI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这场由 AI 引领的变革,与互联网早期的发展趋势有着显著的差异。

与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不同,AI 经济有其独特的特点。在 Web 2.0 时代,用户往往成为了平台的「产品」,而平台则通过免费服务来吸引流量,再通过广告等方式变现。但在 AI 浪潮中,头部玩家如 OpenAI、Anthropic、Google 等并没有采用这种完全免费的策略,而是通过订阅费等模式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

这种差异背后,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大模型的训练和运维需要巨额资金,尤其是随着模型规模的增长,计算资源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因此,订阅模式和使用计费模式能帮助 AI 公司覆盖这些成本,并为持续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其次,AI 提供的是高度专业化和定制化的服务,用户愿意为解决具体问题或提升效率的工具付费。这与传统互联网提供的以广告为主的免费服务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传统模式也在用户体验和隐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生成式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担忧,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广告收入的传统互联网经济模式,它们可能面临着颠覆性的挑战。当用户可以通过 AI 工具直接获取高质量内容时,他们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的驻留时间可能会减少,广告的触达效果下降。同时,AI 生成的个性化内容可能分流原本聚集在头部平台的创作者,广告资源进一步分散。部分广告主也可能转而投放在 AI 工具中,分流传统互联网平台的广告预算。面对这些挑战,传统互联网公司需要积极拥抱 AI 浪潮,调整商业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头部 AI 公司近期试水免费服务和广告业务,可能也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既扩大了用户规模,又探索了更多元的盈利可能。

从长远来看,AI 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持续提升模型性能,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二是改善模型安全性,提升用户信任度;三是探索更多商业化场景,拓展 to B 业务;四是重视数据和隐私保护,践行 AI 伦理原则。

我们正处于 AI 经济时代的萌芽阶段,商业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仍在不断地演化和成熟。传统互联网公司面临转型压力,但也有机会借助 AI 实现新一轮增长。对 AI 公司而言,当前的关键是平衡短期收入和长期发展,既要抢占先机,也要未雨绸缪。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变化,把握 AI 发展的大方向,持续创新并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制胜的关键。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阵痛和泡沫,但我坚信 AI 终将深刻重塑数字经济格局。

最后,我想说的是:站在这个技术革命的转折点上,我对 AI 前景的期待和憧憬是无限的。

AI 与个人学习能力

节选自 2024 年 5 月 21 日发布的第十七期

在 𝕏 上看到一条帖子是这样说的:

学习能力强的人普遍具有非常强的问题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逻辑思考能力。

这些能力有了 AI 的加持会让你变得更强,但 AI 不会让没有这些能力的人拥有这些能力。

AI 可以解决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

他将学习能力笼统的细分为三种能力:

毋庸置疑,AI 在辅助人类学习方面大有可为,例如 AI 可以快速获取和处理海量信息,优化学习路径等。但 AI 所依赖的,是使用者本身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数据。如果一个人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例如主动探索未知、拆解复杂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等,那么再先进的 AI 也无法让他真正习得新知。

事实上,学习能力是人类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而逐渐进化出的一种关键能力。它遵循持续性、主动性和反馈性三大原则。持续性意味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主动性强调人类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不能被动等待知识到来;而反馈性则提醒我们要根据反馈不断修正和优化学习内容与方法。

因此,虽然 AI 是一个强大的学习辅助工具,但归根结底,提高学习能力还需要从我们自身做起。例如,保持好奇心,培养思辨能力,主动探索未知,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这些品质都是 AI 无法替代的。

主题:美学

李泽厚先生说:「美学最好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清醒的思辨能力和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蔡元培先生倡导:「以美育代替宗教」。自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成为异端,美育也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了精神文明的停滞。在当前的 AI 时代,我们需要将欠缺了近一个世纪的美学的课补起来。

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略述

节选自 2024 年 4 月 30 日发布的第十四期

1750 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出版了名为 Aesthetica 的学术著作,首次提出美学(Aesthetica)这个学科名称,并主张将其当作一门独立学科对待,而非过往所指的官能感觉(Sensation)。

虽然美学作为学科而言,形成的很晚,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美学思想的发轫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的美学肇始至少可以追溯至毕达哥拉斯学派,而东方的美学至少发轫于老子。

中国古典美学有四个「黄金时代」,分别为先秦时期,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魏晋南北朝时期,补充道家美学和儒家美学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唐宋时期,禅宗美学兴起,意境理论的提出;明末清初时期,中国古典美学的大总结。

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核心思想源自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强调「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最高法则。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素朴」、「无为」的审美观念,认为美的最高境界是「大美无华」,即超越形式的内在美。在艺术创作上,道家美学主张顺应自然,追求一种不加雕饰、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注重内在精神和自然真实的表达。

儒家美学

儒家美学以孔子为代表,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认为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美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儒家美学中,音乐和诗歌被视为重要的美育工具,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儒家美学注重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认为艺术创作应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思想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追求一种超越语言和逻辑思维的直观体验,认为真正的美是通过心灵的觉悟来实现的。在禅宗美学中,重视「顿悟」的体验,认为艺术创作应当超越形式的束缚,通过简约、含蓄、意味深长的方式来表达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其对中国古典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象美学

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以「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使得中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意象美学认为,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更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其强调的是一种「意在言外」的审美体验,通过意象的创造和欣赏来实现心与物、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AI 美学中的法兰克福学派视角

节选自 2024 年 5 月 14 日发布的第十六期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理论在探讨 AI 美学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该学派的核心思想家如阿多诺(Theodor Adorno)、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等人,强调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性分析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Aesthetic Theory)和《启蒙辩证法》(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中,探讨了艺术、文化与技术的关系。他认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往往导致文化的商品化和艺术的工具化,使艺术失去了其原本的批判性和解放性功能。在 AI 美学的语境下,这种观点可以用来批判那些将 AI 仅仅视为技术工具的观点,而忽视了其潜在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与阿多诺类似,本雅明也关注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中,本雅明讨论了技术复制对艺术「灵韵」(aura)的影响。他认为,技术复制使艺术作品失去了其独特性和历史性,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在 AI 美学中,这一观点可以用来分析 AI 生成艺术的独特性问题,以及 AI 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

除了探讨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还强调艺术与政治、伦理的紧密联系。例如,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启蒙理性在技术进步中的异化作用,使得技术成为控制和压迫的工具。在 AI 美学中,这种批判性视角可以用来探讨 AI 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伦理问题,如 AI 生成艺术的版权、创作者身份以及 AI 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等。

在视觉文化领域,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也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例如,文章 Imag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Blind Spot in AI Ethics 讨论了 AI 在视觉文化中的表现形式,指出了当前 AI 图像的单一性和刻板印象。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AI 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方式,并推动多样化和更具批判性的 AI 艺术创作。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理论为 AI 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通过批判性地分析 AI 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AI 艺术的社会、文化和伦理影响,从而推动 AI 美学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艺术政治性和伦理性的强调,为我们思考 AI 时代的美学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主题:社交媒体的影响与趋势

作为半个媒体人,对于社交媒体的观察即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观察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抓手。

新闻的背后

节选自 2024 年 2 月 27日发布的第七期

在快节奏的时代中,发泄个人情绪总是容易的,但发泄完之后呢?就比如前几天上海的女教师和 16 岁高一男生的恋情被曝光了。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乱七八糟,似乎全都是在为好事者提供情绪价值,鲜有人关注到这个事情的背后,到底反应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正如我在《最难沟通的,是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一文中所说的,透过这件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法律对于未成年男性的保护长期缺位,从法律层面对未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权应该尽快落实。

近期还有其他几个热点新闻,不方便多说什么了。

人们更愿意关注新闻的表相而不深究背后的社会现实,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媒体的报道方式、社交媒体对现实感知的影响、媒体对社会现实的重构以及电视对现实的模仿和扭曲。

首先,媒体的报道方式本身就倾向于强调表面现象,而不是深入探讨新闻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报道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而认知往往会成为现实。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人们在这些平台上展示的往往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美好形象,这种虚拟世界的构建使得人们更容易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和挑战。

社交媒体对人们自我形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经过高度编辑的美好形象,这可能会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进而影响心理健康。这种对美好形象的追求和展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个人满意度,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自我物化,即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和能力。

媒体对社会现实的重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媒体拥有塑造公众认知的能力,人们通过媒体了解世界,做出社会、政治和经济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意味着媒体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偏见来选择性地报道新闻,从而影响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其对现实的呈现也存在问题。电视节目往往模仿现实,但这种模仿最多只能达到制作者所期望的现实的复制,而不是真实的反映。电视不仅反映了社会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还可能通过其节目内容对社会现实进行扭曲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人们更愿意关注新闻的表相而不深究背后的社会现实,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认知偏差: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找符合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者排斥与之相悖的信息。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表面的新闻报道,而不愿意或者不习惯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信息过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到大量的新闻和信息,很难对每一条新闻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因此,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快速浏览新闻标题或者简要内容,而不是深入了解。

  3. 时间和精力有限:深入了解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代人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究每一条新闻背后的真相。

  4. 媒体呈现方式: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可能更注重吸引眼球和提高点击率,因此可能会采用更加戏剧化、简化或者片面的方式来呈现新闻,这也会影响人们对新闻的接收和理解。

  5. 心理舒适区:深入了解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可能会挑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感到不适。为了维持心理舒适,人们可能会选择只关注表面的信息。

  6. 教育和培训:如果人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可能缺乏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也会影响他们深入理解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

广告如何真正影响我们

节选自 2024 年 5 月 21 日发布的第十七期

在业界和学界盛行着两种广告理论。

一种理论认为,广告通过情感诉求渗透到消费者的潜意识,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依据这种观点,广告并非凭借理性论证来说服消费者,而是通过营造积极的联想,并借助时间和曝光量的累积,让消费者对广告商品产生好感。这可以称为广告的「情感植入」理论。比较有名的,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另一种理论则强调,广告并非通过魔法改写消费者的欲望和偏好,消费者也没有那么容易被操纵。真正的机制更加微妙——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印记」。

通过文化印记,广告的作用方式不是改变个人思想,而是改变产品周围的文化意义景观。当我选择 iPhone 时,我不一定表现出对这个手机品牌的直接偏好。更有可能的是,我在考虑当别人看到我使用 iPhone 时,我在社交场合会给人什么印象。我会显得高雅多金吗?还是充满审美和极客风?我个人对 iPhone 的联想可能并不重要。

要让文化印记发挥作用,广告必须引人注目。它需要被许多人看到,并且众所周知许多人看到了。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其他人也体验过这个广告,这依赖于「共同知识」的原则。因此,文化印记通过广告牌和热门电视节目等大众媒体效果最好。在网上,由于受众分散在各自的泡沫中,文化印记要困难得多。

至关重要的是,文化印记与人类行为的理性模型是兼容的。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广告只是更新了消费者选择的社会含义。消费者仍然根据自己的动机,而不是广告主的动机来选择。

文化印记与情感植入的视角不仅适用于广告:

当一个广告(或机构、运动)通过诚实的信息和明确的激励发挥作用时,消费者会欣赏它是一项有价值的服务。但有时,当消费者感觉到文化印记的隐藏齿轮时,消费者可能会感到被操纵了。

流媒体服务的破碎经济学

节选自 2024 年 5 月 28 日发布的第十八期

流媒体行业的崛起,改变了人们消费娱乐内容的方式,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一直备受质疑。正如 The Broken Economics of Streaming Services: A Stats Explainer 一文所指出的,内容成本高企、用户保留率低、盈利前景不确定等问题,构成了美国流媒体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国的流媒体市场,虽有着不同的竞争格局和监管环境,但在经济学层面上,却面临着与美国同行相似的困境。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主要玩家,在内容投入和用户规模上展开激烈角逐,烧钱的速度惊人。然而,它们提供的服务质量却远未达到用户的心理预期。

《庆余年》第二季的开播让已经许久没有追过国产剧的我又重新找回每晚守着八点档的记忆。所不同的是,以前是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现在是拿着 iPad 窝在沙发上。

我自然 Disney+ 上收看。不过为了看预告,还是会在看完当天的内容后打开腾讯视频。这就发现了问题,Disney+ 上已经更新的内容,在腾讯视频上竟然要购买 svip 才能收看,美其名曰「抢先看」。听表弟说,他专门买了会员,结果还是有跟片广告。

记起若干年前,我还记得爱奇艺的龚宇曾说,中国流媒体的会员费和美国比起来偏低。这种厚颜无耻的话,可以让泼留希金、夏洛克、阿巴贡和葛朗台都感到自愧不如了。从客观现象来看,龚宇虽然恬不知耻,但中国流媒体遇到的收益递减和财务困境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开放的市场中,欧美的流媒体面对收益递减和财务困境,主要有三条出路:

然而,我认为中国的流媒体平台很难走上这三条路。因为,中国流媒体平台之所以能够在提供糟糕服务的同时还维持高额的会员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特殊的网络环境。在 GFW 的庇护下,国外优质的流媒体服务难以进入中国市场,绝大多数用户没有渠道使用国外的优质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选择,也就纵容了它们对用户权益的漠视。

而这也注定会导致「权力寻租」的现象。在一个受限的市场中,一些企业通过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紧密关系,获取了更多的市场准入和发展机会。这种权力寻租行为不仅导致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扭曲。企业为了保持这种特权地位,往往会忽视用户体验和内容质量,专注于如何利用政策红利和行政资源获利。

在经济学视角下,中国流媒体平台的种种乱象,反映出其在盈利模式上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高昂的内容成本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平台不得不通过广告和会员费等方式来分摊成本、实现收支平衡。另一方面,频繁的广告插播和高额的会员费用,又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加剧了用户流失的风险。

此外,中国流媒体市场目前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垄断的市场格局、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有效的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共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社会福利的损失。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也将制约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流媒体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优质内容、合理定价、极致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可是,这对中国的流媒体平台而言,意味着一场触及商业模式和价值理念的自我革命。让它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尊重用户权益、打破权力寻租的恶性循环,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盈利方式,在激烈竞争中赢得用户信任和支持,实现长远发展?它们没有那样的勇气和智慧,只会在自己织就的「茧」中窒息。

主题:文化现象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从文化现象入手,可以更好的认知自我与外部世界。

文字是否会被音频或视频取代

节选自 2024 年 1 月 30 日发布的第五期

您对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观点呢?我认为,虽然视频和音频在某些学习和沟通环境中可能更受欢迎或更有效,但文本作为一种沟通形式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需要精确和结构化信息传递的领域。

Graydon Hoare(Rust 的创造者)坚定地认为文字不会被取代。在 2014 年他解释过其中的原因:文本是 “the oldest and most stab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最古老、最稳定的通信技术)。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读到五千年前人们写下的文字。正所谓 “inscribe it in granite that will outlast the human species” (将其永记在比人类历史更为悠久的花岗岩上。)。

文字能以精确控制的模糊和精确程度传达思想,(并)隐含上下文,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所有的哲学、编程和工程学都依赖于文本编码,这并非巧合。

每一次通信技术的飞跃,文字都是第一位的。在人类发明出电话之前的一个世纪,就用电报将书面文字传送到大洋彼岸。

在如今的现实世界中,带宽永远是最重要的,与图像、语音和视频相比,文本对带宽的要求较低。

Graydon Hoare 谈文字如何胜过其他交流方式时说:“It permits branching conversations, lurking, annotation, quoting, reviewing, summarizing, structured responses, even fan fic. The breadth, scale and depth of ways people use text is unmatched by anything”(它允许分支对话、潜伏、注释、引用、评论、总结、结构化回复,甚至是同人小说。人们使用文本方式的广度、规模和深度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两篇文章的讨论很有趣。The Advantages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Versus Videos, Audio or Images 讨论了文本信息与视频、音频和图像信息的优势。文本信息的重要性正在下降,而视频信息的重要性在上升。作者表达了对于重要信息被限制在视频、音频和图像格式中的担忧,尤其是当这些信息被封闭在未来可能会丢失的「围墙花园」中时。文本信息的优势在于其消费速度更快,可搜索性,以及能够轻松地前后移动、复制、转述、高亮、添加评论和链接。阅读通常比观看视频或听播客更快。然而,视频和音频提供了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有助于学习那些仅通过文本和图像难以理解的主题。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出现,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加速学习,例如通过提供摘要来专注于重要内容,而不是无关信息。Comparing content: Text Vs Audio 比较了文本和音频内容的优势。音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沟通体验,它能让听众创造自己的角色版本,唯一的限制因素是你的想象力。对于营销人员来说,音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因为你可以获得听众的全神贯注。许多研究表明,音频在传达品牌信息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iHeart Media 的研究表明,音频有改善品牌形象的能力,也可以建立与公司的积极关联。然而,文本和音频在信息理解方面的表现非常相似(文本的准确率为 53%,音频的准确率为 55%)。

理性化

节选自 2024 年 2 月 27 日发布的第七期

看到一句话:

Humans are not rational, we are rationalizing. Once you understand this simple fact, all the oddest human behavior will suddenly make way more sense.

人类并不总是理性的,我们更多的是在理性化行为。只要你理解了这个简单的事实,那些看起来最奇怪的人类行为,一切都会变得通情达理。

理性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有时可以作为一种适应性策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免受不安全的情绪和动机的伤害。然而,持续的自我欺骗,即一个人不断为破坏性行为找借口,可能会变得危险。因为人类理性化的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做出决定或行动,然后是为这些行为事后构造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

虽然理性化可以为不合逻辑或不可接受的行为、动机或情感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释,但这也导致个体无法从错误中学习,从而减少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

反社会人格障碍

节选自 2024 年 3 月 19 日发布的第九期

上周(注:2024 年 3 月初)看了经典美剧《法律与秩序:特别受害者小组》第六季的第六集,讲述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的 13 岁男生杀害邻居家未满 5 岁小孩儿的故事。

反社会人格,也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无视他人权利、缺乏同理心和内疚感。主要特征包括:

  1. 长期表现出违反或漠视他人权益的行为模式,如欺骗、剥削或操纵他人,但自己却没有愧疚或悔恨之心。

  2. 经常违反法律,有犯罪行为。

  3. 冲动、鲁莽,不考虑行为后果。易怒、好斗、有攻击性。

  4. 不负责任,难以履行工作或经济义务。

  5. 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痛苦漠不关心。为达目的会使用花言巧语、谄媚奉承。

  6. 自我中心,自视过高。

  7. 通常在 18 岁前就有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表现,如逃学、虐待动物、纵火、欺凌等。

然而,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目前没有确切的治愈方法。专家通常建议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进行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象化治疗等方法进行管理,但治疗并不总是有效。因为,ASPD 患者通常不会主动寻求治疗,除非面临法律问题或重大生活危机。即使接受治疗,他们也可能表现出敌意、不配合等。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 ASPD 的药物治疗,但一些药物如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攻击性、冲动性等症状。虽然 ASPD 很难被根治,预后不佳。但通过长期坚持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有良好社会支持的患者。

因为我们国家,心理健康支持机制还尚待完善,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认知还欠缺常识性认知。有多少未成年人患有 ASPD 仍是未知数,只能通过一些其他数据进行推测。比如,国内一项对 866 名犯罪人员的调查显示,ASPD的患病率为 32.8%。国内报道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 1.45%-7.35%,男女比例约为 8.9:1,高峰年龄为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早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 10-14 岁青少年中 3.6%、15-19 岁青少年中 2.4% 患有品行障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ASPD 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1%-4%。

所以,基于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以及 ASPD 在特定人群中的高发生率,可以推测我国未成年人 ASPD 的患病率可能在 1%-5% 之间,以男性青少年居多。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未成年人口达 5.67 亿,那么也就是有 567-2,835 万人可能患有 ASPD。当然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这些只能是推测。即便如此,这样的一个数字,也足以让人心惊。

人类行为中的四种愚昧

节选自 2024 年 3 月 26 日发布的第十期

  1. 对未知的偏见与敌意。许多人对于未知的人或事物抱有天然的偏见和敌意,这种态度源自于无知和封闭的思维。面对陌生,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积极学习,拓宽视野。

  2. 对未经历的虚妄自傲。有些人对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物自视甚高,这种自傲实际上是缺乏实践经验和智慧的表现。真正的智慧来自于谦逊和不断的学习。

  3. 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盲目相信权威和舆论,不加思考和质疑,是一种愚昧的表现。我们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而不是盲从。

  4. 对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于虚无缥缈的事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反映了对现实的缺乏清醒认识。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

内疚文化和羞耻文化

节选自 2024 年 4 月 1 日发布的第十一期

在文化人类学的探讨中,Guilt Culture(内疚文化)和 Shame Culture(羞耻文化)是描述不同文化如何运用社会控制和个体自我调节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概念。这两种文化体系在于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感知以及社会对这些行为反应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内疚文化侧重于内在道德标准和个人良知的重要性,而羞耻文化则更多强调外在的社会评价和维护荣誉。

内疚文化的特点

内疚文化主要通过内化的罪疚感来实现社会控制,其中个体认知到某些行为不当并因违反内在道德标准而感到内疚。在这种文化框架下,法律和惩罚起到关键作用,个人良心成为行为的主要监督者。人们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公正,以及与内在价值观是否相符。其核心在于个人对是非的内在判断,特点包括:

羞耻文化的特点

与之相对的羞耻文化,控制手段是通过内化的羞耻感以及社会排斥的威胁来施加的。在羞耻-荣誉的视角下,个体寻求维护或恢复”荣誉平衡”,这可能引发复仇等动态。羞耻文化下,个体更加关注外界的视角和评价,他们可能会考虑某一行为是否会令自己感到羞耻,或者担忧他人的看法。羞耻文化的核心在于维护自我在社群中的形象,主要特点为:

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混合

Ruth Benedict 在其著作《菊花与刀》中将美国文化归类为典型的内疚文化,而将日本文化划分为羞耻文化。尽管如此,现实中大多数文化并非完全符合这两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呈现出两者的混合态,各有侧重。

Brené Brown 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羞耻与内疚的本质区别。羞耻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源自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质疑,感到自己因有缺陷而不值得爱和接纳。相比之下,内疚则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情感,它允许个体将自己的行为与价值观进行对比,并在发现偏差时产生心理不适,推动个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内疚文化与羞耻文化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动机,也对于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关系的理解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当下,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促进国际理解和合作的基础。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内疚与羞耻文化的概念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并认识到即使在一个越来越相互连通的世界里,这些差异仍然在塑造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互动。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加宽容地看待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并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寻找共同点,建构更和谐的共存关系。

文化反弹

节选自 2024 年 4 月 30 日发布的第十四期

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迅速变化,当下的社会价值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一社会学现象被称为文化反弹(Cultural Backlash)。

政治学者 Pippa Norris 和 Ronald Inglehart 在他们的著作 Cultural Backlash: Trump, Brexit and Authoritarian Populism 中,将文化反弹作为解释权威主义、民粹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认为,社会从传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转变,引发了一部分人群的不安和反弹。这些人通常对国家和文化的传统有着深厚的认同感,他们看到社会快速变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而开始支持那些主张民族主义、反移民和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政党和领导人。这种支持在政治上体现为对权威主义的偏好,这一现象在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美国的特朗普现象、英国的脱欧事件,以及……。

然而,文化反弹理论也面临着来自学术界的质疑。一些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的文化态度其实非常相似,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大多数话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而且,权威主义价值观和民粹主义态度之间也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

尽管存在争议,文化反弹理论折射出社会在剧烈变革中的不同群体焦虑和矛盾。这种情况下,传统价值观的拥护者担忧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胁,而变革的支持者则希望社会能够继续前进。这种拉锯战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社会是会不断进步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拥抱变化,如何在不同群体之间达成妥协和共识。这需要我们不仅仅关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变化,更要深入理解文化层面的动态。

罗素对因果律的质疑

节选自 2024 年 6 月 18 日发布的第二十期

读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 Does Chaos Theory Square Classical Physics With Huam Agency?,其中介绍了罗素对因果律的质疑与批判。

Bertrand Russell’s arguments in ‘On the Notion of Cause’ (1912-13) complicate the picture of causality in physics even further. Russell attacks the idea of cause and effect altogether. In essence, he argues that if A produces B, and A encompasses the environment (the past light cone of A), this broadens the scope of event A to such an extent that it becomes essentially unrepeatable.

Russell’s argument leads us to a dilemma: to uphold the law of causality, we must define events by noting invariable uniformities and by abstracting away most of the physical influences on A. Yet, this abstraction may inadvertently exclude causal influences, undermining the principle of causality. Thus, Russell asserts two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first, that our conventional notion of causality is not grounded in physics; and second, if notions like ‘cause’ must be reducible to physics, we should eliminate our use of the term ‘cause’.

According to Russell, there is no cause and effect at all.

作为佛教徒,虽然知道佛教中的因果律和科学中的因果关系有所区别,但从来没有设想过因果不存在。于是我就找到了罗素在 1913 年的文章 On the Notion of Cause,发现他确实有理有据地对因果观念进行了强烈的抨击。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包括:

  1. 因果律的过时性:罗素认为,因果律是一个「过时的遗物」,类似于君主制,虽然被认为无害,但实际上已经不再适用。他指出,在先进的科学领域,如引力天文学中,因果这个词根本没有出现。

  2. 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罗素认为,现代物理学不需要因果概念。他指出,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是对称的,而因果关系是非对称的,这两者不兼容。因此,他主张在科学的世界观中应当摒弃因果观念。

  3. 因果关系的替代:罗素认为,科学定律描述的是事件之间的函数关系,而不是一个事件总是跟随另一个事件的因果关系。他认为,科学定律是纯粹的经验事实,没有先验的因果类别。

  4. 因果关系的实用性:尽管罗素承认在某些实用的意义上因果关系可能有用,但他认为没有深层的形而上学真理支持因果关系。他认为,因果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实用工具,而不是科学理论的基础。

  5. 对因果消除主义的批评:尽管罗素的因果消除主义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但许多现代哲学家并不完全接受他的观点。他们认为,因果关系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知识、道德责任和科学解释等领域。

通过查阅资料,我进一步了解到因果推断在科学中是一个重要但复杂的过程。尽管有许多方法和技术被开发出来以确定因果关系,但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因果推断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在无法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科学家们经常面临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关系的风险,特别是在使用回归模型时。

此外,由于物理学主要处理对称的方程,而因果关系是非对称的,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因此认为,在成熟的科学(如物理学)中,因果关系并不明显存在。

科学家们为了验证因果律而进行大量实验。例如,为了验证辐射暴露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使用了布拉德福德·希尔准则(Bradford Hill Criteria),这些准则包括关联强度、一致性、特异性、时间顺序、生物梯度、合理性、一致性、实验和类比等。最后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概率性因果关系的结论。

罗素通过质疑因果律在现代科学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因果观念应当被从科学和哲学中剔除的观点。然而,这一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引发广泛争议和讨论。

目前,仍然有许多哲学家认为因果关系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知识、道德责任和科学解释等领域。科学家们也在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推断因果关系,并不断改进这些方法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