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重新理解 Heptabase

Updated: at 07:07

🙏 感谢 PJ 对本文的支持与帮助。

English version in here.

有道是「道远知骥」,Heptabase 作为一款被我使用和推荐两年的软件,是否依然如最初那样有着独特的魅力?是否依然是我最趁手的工具?我对其是否有了新的认知?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番。

那么,本文所面向的,既可以是对 Heptabase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是正在或曾经的 Heptabase 用户。不过,若您对 Heptabase 的基本使用知之甚少,建议先阅读 Public Wiki 以及 PJ 的《Heptabase 完整功能介紹 - 以卡片和白板為基礎,最能讓你進入心流的視覺化學習軟體》后再来看本文,这样或许对您更有帮助。

Table of contents

Open Table of contents

如何定义 Heptabase

人类为了方便自己的认知,减少脑细胞的损耗,从远古先民时期就已经擅长于为事物打上标签,或者称之为「下定义」。因为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尽量寻求最节省能量的方式。通过将事物归类到某些已知的、简单的类别中,人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和反应。打上标签之后,不仅帮助个体快速了解事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以符合这个标签所隐含的期望和标准。

因此,在重新梳理对 Heptabase 的认知之前,必然需要先对其定义。

  • Make sense of complex topics.
  • Heptabase empowers you to visually make sense of your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ojects.

在 Heptabase 的官网,对其定义有两点:其一,理解复杂的主题;其二,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研究和项目。

似乎,偏向于一个工具的定义,即这个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和直观地学习和开展研究,使之能够深入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主题。

这也正是其联合创始人 Alan Chan 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称的。无论是在他的系列文章 My Vision 中, 还是他与 Ness Lab 的访谈,或者他分享的经验

事实上,在我的使用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一种「魔力」,正如 Alan 宣扬的那样。

当我初识 Heptabase 时,它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的可视化白板笔记工具。那时,因为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与 Roam Research 所带来的知识管理和卡片盒笔记法的旋风方兴未艾,海外有 Notion、Obsidian 长袖善舞,国内有 flomo、思源各领风骚。用于知识管理的笔记工具有很多,但加入了可视化白板的却只有 Heptabase。一时间,独占鳌头、睥睨群雄,自然是惊为天人,却也让我陷入这个刻板印象中几近一年。

一直到我开始思考构建自己的 LifeOS 时,才如梦初醒——原来,Heptabase 不仅仅是一个可视化的白板笔记工具,它还潜移默化地让我对知识管理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在不同的领域之间串联起更多的联系。

如果让我来定义 Heptabase,我会这样说:

Heptabase 是一个以卡片、白板和标签为基础,帮助我以中观视角对复杂问题建立深度理解的可视化笔记工具。

接下来,就让我具体解释为什么会如此定义 Heptabase。

作为笔记工具的 Heptabase

无论 Heptabase 官方还是我或者他人对其的定义多么天花乱坠,我们仍要对其祛魅。意即,Heptabase 的最基本属性还是一个笔记工具。我想再加一个定语,它是一个称职的笔记工具。

四个特征

赵赛坡先生在《现代数字笔记指南》中写到:

我们在笔记工具中记录想法、构建联系、产生新的想法,周而复始,使得这场游戏似乎没有终点。

这个观点中就蕴含着笔记工具所需要具备的四个特征:

评估 Heptabase 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功能性

除了分析以上四个特征,我还想从功能性上分析为什么 Heptabase 是称职的笔记工具。

在 Heptabase 中,主要功能由 Journal(日志)、Map(白板系统)、Card Library(卡片库)、Tag(标签系统)、Task(任务管理系统)、Highlights(高亮系统)等六个板块构成(之后还会增加被暂时下架重做的 AI 功能)。

首先,因为 Journal 的存在,使得 Heptabase 拥有了打开就能写的特性。我很喜欢拿它当草稿纸用,也用它来写间歇日记辅助写作

或许您会质疑,Evernote、Notion 和 Obsidian 也是打开就能写。这里的区别在于,前者并不需要为笔记进行任何分类,甚至如果愿意的话,后期整理时也不用分类。但后者在记录完成后需要思考将产生的笔记卡片存储在哪个文件夹或打上什么样的标签。

举例来说,当我在 Notion 中记录了一条笔记内容后,我需要思考将这条笔记放置于哪个 Page 中,才能更方便我在之后快速调用;甚至在 Obsidian 中也是如此,它还是相对传统的树状文件夹体系。

而当我使用 Heptabase 时,在 Journal 中记录了一条笔记内容后,我不需要思考这则内容需要有什么样的标签,有什么样的属性,分类到哪里。当我有需要时,内容会自然而然地被调用到需要出现的位置,或许是另一则笔记内容中(通过 “link to block” 实现),或许是另一张笔记卡片中(通过 “mention” 实现),又或许是白板中。如此便捷的数据组织形式,是现阶段其他笔记工具所不具备的。

其次,相得益彰的 Map 和 Tag 给了数据组织的多种可能。在 Heptabase 的白板中,我可以用嵌套白板(Nested Whiteboard)组织主题内部的架构;用分区(Section)来实现卡片(或文本元素)之间的聚类、分类;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发展对一个主题的理解;用线条完整地呈现当前思考的状态。而标签,则提供了另一种数据组织的思路,例如管理同质化高的笔记卡片,一次性呈现海量信息;或者对笔记卡片进行渐进式管理、常青化管理。

通过这些分析,我可以自信地说,作为笔记工具的 Heptabase 是一个全面而高效的,能够满足现代数字笔记的诸多需求。

由此,也引发出 Heptabase 最与众不同之处——中观视角。

中观视角的魔力

多层次认知结构

在 Heptabase 中,双向链接、白板系统和标签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知识管理结构。

双向链接是微观层面的管理,允许用户创建知识点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双链,每个知识点都可以与相关的概念或想法紧密相连,形成一个丰富的知识网络。

在中观层面的管理有两项,白板系统提供了一种空间化的知识整理方式。用户可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安排知识点,通过白板上的视觉布局来探索和定义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为思考和理解提供了更加灵活和直观的方式。

标签系统同样工作在中观层面,它允许用户对知识点进行分类组织,并通过标签之间的关系映射出一个更为宏大的知识结构。通过标签,用户可以快速地筛选、发现和关联相关的信息。

最后,在宏观层面,用户利用双向链接、白板和标签系统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涉及到知识的分类和层级化,还包括对知识如何交互和产生新意的深入理解。宏观层面的管理有助于形成一个全局视角,让用户能够看到个人知识领域的整体画面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这三个层面的管理工具互相支撑,合作无间,让 Heptabase 从笔记工具成为一个强大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层级的思维和组织需求。

特色与效果

在 Heptabase 的多层次认知结构中,中观视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微观的独立知识点和宏观的组织知识之间找到平衡,帮助用户理解独立知识点如何转化为组织知识,以及如何通过个人行为和技术手段来促进这种转化。

因为,中观视角的特色在于平衡全局与单点。它提供更好的上下文理解,帮助我们在关注单个笔记的同时,了解其在更大知识框架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因果性、相关性和重要性。

同时,中观视角也可以促进知识的连接和整合,帮助我们识别和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独立知识点延展到相关概念,促进对知识的综合、深入理解。此外,中观视角还能平衡细节与全局,使得我们不会陷入过度细节或丢失具体知识点,使个人知识管理能够兼具深度和广度。

在平衡细节和全局的基础上,中观视角便自然而然地带来了多重积极效果。首先,它促进思维的灵活转变,让我们更容易在不同思考层次之间跳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给出解决方案。其次,中观视角便于知识的再发现与复用,将知识组织为相互关联的网络,使后续查找和重用知识更加便捷。

最终,中观视角帮助我们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它提供足够的灵活性,让我们根据自身认知风格和需求组织知识,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中观视角是一座桥梁

这样说,似乎并不好理解。那么,让我们把中观视角想象成一座桥梁,一头连接微观的具体细节,另一头连接宏观的整体理解。

  1. 更好的上下文理解

    • 桥梁两端:微观端是单个笔记,宏观端是整体知识架构。

    • 中观作为桥梁:帮助用户在关注单个笔记的同时,理解它们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2. 促进知识的连接和整合

    • 桥梁结构:通过桥面,不同的知识点(桥上的行人)可以相遇和连接。

    • 中观作为桥梁:允许用户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网络。

  3. 平衡细节与大局

    • 桥梁视野:站在桥上,既可以看到桥下的河流细节,也可以望见远处的风景大局。

    • 中观作为桥梁:帮助用户保持对细节的关注,同时不失对大局的把握。

  4. 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 桥梁通道:桥梁允许在两岸之间自由移动,提供不同的观察点。

    • 中观作为桥梁:让用户能够在不同的思考层次之间灵活切换,促进创新思维。

  5. 便于知识的再发现与复用

    • 桥梁导航:桥梁指示方向,引导人们发现新路线。

    • 中观作为桥梁:将知识组织成易于导航的结构,便于用户在需要时重新发现和应用。

  6. 支持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 桥梁设计:每座桥都有其独特的设计,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使用需求。

    • 中观作为桥梁: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习惯和需求来定制知识组织方式。

如此,中观视角在 Heptabase 中帮助用户将微观的笔记转化为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的宏观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效率(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还促进了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也更有助于用户建立深度理解。

建立深度理解

如同前文所述,Alan 在与 Ness Lab 的访谈和他分享的经验中都指出,Heptabase 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有效地对任何事物建立深度理解的世界。

何为「深度理解」

那么,什么是「深度理解」呢?它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建立深度理解通常指的是对某个主题或概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超越了表面的认识,能够涵盖主题的核心原理和细节,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建立深度理解,需要做到以下六点:

  1. 原理理解: 这是深度理解的基础。理解一个概念的原理意味着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工作。这种理解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新问题时,能够从根本上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应用表面的规则或公式。

  2. 批判性思维: 这是评估信息和论证的能力,它要求我们不接受任何信息为真理,而是通过分析和评估来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能力对于识别错误的信息、假设和逻辑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坚实和可靠的理解基础。

  3. 应用能力: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中,是检验深度理解的重要标准。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重复使用,而是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

  4. 创新和创造: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是深度理解的高级阶段。这要求我们不仅理解现有的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知识的发展和进步。

  5. 交叉连接: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综合性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这种跨学科的理解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6. 沟通和表达: 能够清晰、精确地将复杂概念传达给他人,是深度理解的重要体现。这不仅能帮助他人理解你的想法,也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个概念的好方法。

简言之,「深度理解」的内涵意味着,不仅仅需要记住事实和信息,更要理解这些信息背后的原因、过程和联系。

利用 Heptabase 建立深度理解,PJ 提出了三点

  1. 将复杂的知识打碎成许多原子化的概念,是建立深度理解的重要条件。
  2. 将概念建立成「原子化」的卡片并不代表这张卡片只能有「短短的內容」,而是在于整张卡片的各项论点都只用来支撑这个概念。
  3. 每张原子化的卡片、以及对应的 Section 群组,都要认真地命名,目标是用一句话讲出这张卡片的核心概念,让未來的自己一看到,就能理解这张卡片或这个群组在讲什么。

我在他提出的这三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认为使用 Heptabase 建立深度理解可以分成六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分解复杂知识

这个步骤是建立深度理解的起点。通过将复杂的知识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Heptabase 的卡片系统非常适合这种方法,因为它允许用户将每个概念或知识点单独记录在一张卡片上。

步骤二:创建概念卡片

在这个步骤中,将为每个原子化的概念创建内容,并为其打上标签。这些标签可以包括定义、属性、例子或与其他概念的关系等,有助于以后的检索和复习。

步骤三:组织卡片

使用Heptabase的白板功能,您可以将相关的卡片组织在一起,形成知识块(通过 section 功能实现)。这有助于可视化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促进对整体结构的理解。

步骤四:命名群组并创建归纳

为每个知识块(section)命名并创建归纳性的卡片或思维导图,这有助于概括知识块的核心概念,并加深对知识块内容的理解。

步骤五:复习和迭代

定期复习和更新卡片和群组,这是确保深度理解并长期记忆知识的关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根据新的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六:连接和扩展

最后,通过寻找不同卡片和群组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新的链接,并将新的知识整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有助于形成一个连贯且综合的知识网络。

潜移默化的实现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用户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以下四点:

  1. 知识的积累: 通过分解复杂知识、创建概念卡片、组织卡片等步骤,用户可以逐步构建起一个全面且细致的知识库。

  2. 知识的内化: 通过命名群组、创建归纳和定期复习,用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3. 智慧的形成: 通过迭代和扩展知识,用户不仅能够深化对现有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将新的信息和观点整合进来,形成更加完整和深入的见解。这一过程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助于用户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动态的学习过程: Heptabase 的设计上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适合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不断调整和优化知识体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探索旅程。

总结

或许,我对 Heptabase 的理解依然不够全面,甚至片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我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去重新理解它,正如我对其定义的那样,Heptabase 以其独特的可视化卡片、白板和标签系统,为我提供了中观视角,让我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发现连接、构建知识体系,最终达成深度学习和理解。

它不仅是一个工具,更像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也希望,通过我对 Heptabase 的重新理解,能够为所有对它感兴趣的朋友和它的用户带来一点微小的启发和帮助。

如果您想要试用 Heptabase,可以通过这个链接领取 7 天免费试用。


Previous Post
清明随笔
Next Post
你好 Astro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