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in here.
赵赛坡老师在他的《现代数字笔记指南》中提到:
从 Notion、 Roam Research 到 Obsidian 再到 Heptabase,这些笔记的承诺并没有完全兑现,无论是原子化、双向链接还是多标签,笔记的记录、 组织和发现依然高度依赖于用户的勤奋和自律程度——你必须像机器一样,严格按照某种格式记录下一条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工具的垂⻘,才能得到更大的「生产力」。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笔记工具真的无法产生洞察力吗?
Table of contents
Open Table of contents
一种微妙的关系
首先,我很确认的一点是:洞察力并不是简单地从笔记工具中直接抽取的成果,而是源自于我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笔记工具像是一种外在的思维仓库,帮助我们记录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想法和信息。但工具本身并不具备提高我们思维能力的魔力,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认知科学家加里·克莱因在其著作 Seeing What Others Don’t: The Remarkable Ways We Gain Insights 中指出,洞察力的关键在于建立连接、发现巧合、激发好奇心、识别矛盾以及创新欲望。这些都不是简单地通过工具就能达成的。
笔记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记录下那些闪现的思维火花,整理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例如,当我们用笔记工具追踪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理顺和深化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使用笔记工具,我们可以跟踪思考的脉络,记录下问题的各种理解和潜在的解决方案。但这些记录只有在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后,才能转化为真正的洞察力。
换言之,笔记工具是形成洞察力的辅助,而非直接来源。
笔记工具的局限性
虽然笔记工具在帮助我们记录和组织信息方面非常有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工具本身的局限性。
-
功能限制:大多数笔记工具专注于信息的记录和检索,并没有直接为激发洞察力而设计。
-
用户依赖性: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方式。过度依赖工具可能会限制思考和创新。
-
副作用:依赖搜索功能可能会削弱我们的记忆力;效率的追求可能会牺牲深度思考;过度关注工具本身,可能会忽视其服务于思考和洞察力的本质目的。
笔记工具在激发洞察力中的作用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笔记工具在帮助我们形成洞察力方面的潜在价值。通过组织信息,构建知识图谱,笔记工具如 Roam Research、Obsidian 等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这是洞察力形成的基础。
Heptabase 则另辟蹊径,通过白板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中观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洞察力。
同时,笔记工具的使用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当我们在记录和整理信息的时候,我们也在进行思维训练,间接地促进了洞察力的提升。从学习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笔记工具的设计如何与我们的认知过程相适应,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笔记工具中 AI 所扮演的角色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 AI 技术在笔记工具中的应用。随着 AI 的发展,笔记工具的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义。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能够自动识别我们兴趣点、快速提取关键知识、甚至自动整理信息的智能笔记工具,它将如何在我们形成洞察力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 Tana 和 Notion 已经为我们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示范。比如,在 Tana 中调用 OpenAI 的模型,可以提供问题解答,帮助用户解答在笔记中不明白的地方;Notion AI 可以智能地识别、提取和处理信息,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两者都可以提供智能建议,帮助用户拓展任务或事情的灵感,提供各种类型的草稿,帮助用户书写话题等。
但是,AI 在促进我们通过笔记形成洞察力的潜能到底有多少,至少截至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结语
因此,对于赵赛坡老师的观点,我只能部分认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笔记工具无疑为我们管理知识碎片、追踪思考路径提供了巨大帮助。它们在记录、组织、检索信息方面的便捷性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知识管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正如赵赛坡老师所说,笔记工具的兑现承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勤奋和自律。机械性的记录和格式化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维,但我们的洞察力的形成不仅仅依赖于这些工具的功能,更依赖于我们如何运用它们,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
同时,AI 技术的加入为笔记工具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不论技术如何进步,我想:真正的洞察力源自于人的思考,工具不过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执行这一过程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