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清写给陆三的信中说:
年来神散,读过便忘。然必欲贮之腹中,犹含美馔于两颊,而不忍下咽。我之于书,味之而已。
读书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呢?
小学三年级之前,我是不读书的。哪怕是小人书、连环画,我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父亲见我只知道玩儿,显得忧心忡忡。拿着孔老二教训儿子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听懂了,却也并不当回事。可毕竟还是怕他,只能从书架上取下《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的应付。
三年级的一次家长会后,父亲搬回家一箱书,有《知心姐姐》杂志,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还有几本有趣的故事书。我大概找到读书的乐趣,就是从那几本故事书开始的。
书里的内容早就忘记了,只约莫记得是小朋友各种探险、解密的。书里有一张小卡片,放到插画上就能看到隐藏的文字。在那几本故事书里学到了一些生活小技能,我又恰巧遇到了适当的情景,在小伙伴们面前一顿显摆。竟然还得了一个「百科全书」的名头。现在讲起,也就是个笑谈了。
不过,小朋友发现了读书的乐趣后,想要钻进去是容易的。于是,开始从必读丛书里一本本读下来,收获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只是再也不怕写周记和作文了。从小学开始,就陆续混了几个作文比赛的省级奖和国家奖。
当然,读了书,不用在正道上也是白搭。有一次暑假作业我并没有写完,临开学前,想找同学的作业来抄。我定然不会用「抄」这个字的,社会主义红花好少年怎么能抄作业呢?我说的是「借鉴一下」、「学习学习」、「拓展思路」。很像孔乙己对吧?长大后,当我知道到了「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时,总能回想起那次的暑假作业。
真的咂摸出读书的滋味,还是在学《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时,「撒盐空中」毕竟是缺了想象力,不如「柳絮因风起」般具有美感与气质。自此「书卷气」这三个字也刻在了我的脑中。直到现在我也认为如果男生要有一种气质,须为书卷气。
读书具体是什么滋味呢?张岱在《快园古道》中的一段引用或许恰当:
陶石梁曰:「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惟读书一事,止须一人。可以竟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
具体是怎么养成读书习惯的我忘记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印象中是从顾炎武的《日知录》序言那里知道的。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馀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证后之君子。
那个时候野心很大,也想把自己读过的书也写成笔记,流芳后世。这又是一桩笑谈了。虽然现在早已不复少不更事的妄想,却也在读书笔记中受益,这也是我探索知识管理的源头。
我们由书中所学到的概念开始进而建立理论,然后我们在实践中将理论用尽,而逐渐了然智慧,生发直觉。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智慧与直觉便是知识,它们最终又可以与宇宙实相连接起来。因此,越是读书,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渺小,也越须有包容心、慈悲心。
这些年,读书的数量少了很多,一方面是互联网的资讯发达,阅读各种文章的时间挤占了读书的时间。我曾自我怀疑过,是不是应该少读些文章多读书?后来想通了,文章广而杂,书精而深。日常读文章就够了,真的需要一门深入时也会知道该去读什么书。
另一方面,也不太愿意去读更多的新书,而是翻来覆去地读着老书。我是用姚鼐的临别留言来给自己寻找理论支撑的。
姚姬传乞终养归里。濒行时,翁覃溪学士来乞言。公曰:「诸君皆欲读人间未见书,某则愿读人间所常见书耳。」 by 易宗夔《新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