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对系统的学习了 Tiago Forte 总结的 P.A.R.A 方法,就开始思考如何在 Heptabase 中实践。
说实话,琢磨了好几天,也做了一些尝试,也还是没有太梳理清楚。原因在于:个人管理(无论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还是健康管理等)是复杂的、系统的,需要我们进行持续梳理,找到自己的模型,构建自己的体系。
最开始我想的是,Heptabase 中刚好有 Journal,Map,Card Library 和 Tags 四个模块。那么:
- Journal 就是 inbox,所有的笔记、信息等都从这里进行中转;
- 一张张卡片是基础,既可以当作 Project 中的 task,也可以当作具体的 resource 去支撑 Project 或 Area;
- Map 中的每一个白板都是一个 Project;
- 每一个标签都是一个 Area,同时可以利用 database-view 整理卡片所对应的具体是哪一个 task 或具体是哪一方面的 resource;
- Card Library 中最终保存的内容就是 Archive。
如此,Heptabase 的功能都有了明确的任务界定。看起来是有操作性的,不过折腾了一下,还是有些别扭。
今天查了一些资料,又想了想,还是需要思考 Project 和 Whiteboard 的关系,Area 和 Tags 的关系,Card 和 Resource 的关系:
- Projects 是有预期目标、有截止时间的任务集合,类似于 OKR、OGSM 中的 「O」。我们为了达成更好的 Project Goal,就需要梳理出清晰的 Key Result。
- Areas 是需要持续跟进,并需要保持兴趣、承诺及责任的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应当映射人的某个侧向的角色。那么不同的 Area 就会有不同的角色,由此也就产生了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角色从何而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Resources 是我们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需要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层面的各种理论、方法、工具……获取知识、整理知识、提取知识,是知识管理和第二大脑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模块,如何让 Resources 参与其中,让我们更好的知行合一,至关重要。
- Archives 是静态存储,不同于 Resources 随存随用的动态更新,更偏向于真实场景中的文件夹。
由是,如果我以 R.A.R.A 为蓝本,要构建自己的数字管理系统,可能单一个 Heptabase 是不够的,还需要 DEVONthink,Readwise 的配合。
我还在持续思考中,希望能够尽快把数字管理系统搭建起来。有了进一步动态,我再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