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为什么要写笔记

Published: at 08:00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当今时代,写笔记、写博客、写 Newsletter 都是反映自己思考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有效途径。其实不管是哪种方式,背后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把自己的想法流露出来,提高自我表达的能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您愿意,做视频、做播客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考,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写这篇文章,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您我为什么写笔记,更不是再教学该如何写笔记,而是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启发您的思考,您为什么要写笔记,又是如何写笔记。

Table of contents

Open Table of contents

选择趁手的工具

在开始聊为什么写笔记之前,我想先谈一个观点,我们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

经常会遇到朋友问我,「Leslie,你推荐了某某工具,我不知道该怎么用啊」,或者「Leslie,某某软件我找不到合适的使用场景,你有什么建议吗」。

面对这类问题,我都会简要说一下我的用法,然后补充一句「如果用的不趁手,就不要强迫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这些年,笔记软件市场风起云涌,单说我常听到的就有 Evernote,Bear,OneNote,为知笔记,有道笔记,DEVONthink,Roam Research,Obsidian,Logseq,Remnote,Reflect,Heptabase,Notion,Tana,Lazy,flomo,Simplenote,Craft,Google Keep,Apple Notes 等等。您看随便数一数,就数出了二十个,实际上还有更多。这些笔记软件中,到底哪一款才是最合适的?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的使用场景来确定,另一方面要看它能不能融入我们的工作流。

在欧美的个人知识管理领域,很多人是如上图以四个纬度来考量自己适合使用哪种笔记软件。比如,有的人喜欢大量的剪藏,在笔记中存储许多静态的信息以便日后检索,那图书馆式的笔记软件可能会适合。而有的人写笔记更喜欢进行头脑风暴,希望借助于笔记更好地思考和创造,那选择园丁式的笔记软件则更合适。还有些人,需要使用结构化的框架和自动化的工作流来写笔记,就会选择架构式的笔记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经验性的总结,并不是真理标准。**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过才知道;工具趁不趁手,只有用过才知道。**如果想选择趁手的笔记软件,使其成为我们工作学习过程中一个好用的工具,就需要不断地尝试、摸索、对比,「磨刀不费砍柴工」,通过实际应用一段时间,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或者那几个。

没有哪一款笔记软件会让使用者完全满意,只要是能融入自己的工作流,能够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带去益处,就是好工具,就是趁手的工具。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用了一款软件,而自己没有使用就沮丧。每个人的工作流都是不同的,就像指纹一样,就算是使用的同样的软件,在用法上,对于每个工具的定位、赋予的任务也会不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笔记市场中每年都会有新软件的出现,不要太过于热衷尝试新的笔记软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调整工作流来适应新工具,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困扰。而每一次笔记的迁移,都将耗费掉我们大量的精力,甚至有可能产生对写笔记的厌恶感。

当然,如果到了需要优化工作流而选择新工具的时候,阵痛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去年,我就大幅度调整了我的工作流,砍掉了几款工具,又对笔记软件进行了替换和迁移。在最开始的三周左右,我极度痛苦,一方面是因为还没有适应新的工作流,另一方面是使用的工具都还在磨合中。后来等习惯成自然后,效率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鱼还是渔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写笔记,就是一种选择「鱼」还是「渔」的方式。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听到这样一句话,「知道不会做,等于不知道」。后来又听说了「莱昂纳多综合症」,指的是一个人不断接触新东西、尝试新东西,却没有有效的产出,这种情况在现今的社会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读到了一篇文章,觉得非常好,保存到笔记软件中。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再也想不起那篇当初我们觉得好的文章到底说了什么,更不知道从那里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因为我们只选择了吃鱼,而没有去学如何捕鱼。鲜美的鱼肉,吃完就代谢掉了,可捕鱼的技能却很难被遗忘,反而会帮助我们源源不断地捕到鱼。

当我们通过写笔记来记录我们的学习、思考的过程,有效地把接受的新东西转化为有效的产出,即使我们只是记录了一些简单的笔记,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达到「鱼」和「渔」兼备的效果。因为写笔记时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加深记忆,强化思维,锻炼逻辑。

另外,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笔记法有千万种,但这些笔记法都是「鱼」而不是「渔」。哪怕我们完全按照康奈尔笔记法,卡片盒笔记法,子弹笔记法,原子笔记法,九宫格笔记法等等的这些方法去做笔记,不懂得为什么要用这种笔记方法也只是照猫画虎反类犬。比如这些年很流行的卡片盒笔记法,其精髓在于让思维有机地生长,而不是双向链接这个手段。同时,我们在使用笔记法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其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牵着鼻子走。

为了更好的思考

刘未鹏在《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中说:

我经常在走路和睡前总结所学过的内容,思考遗留的问题,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然后我会将它书写下来,然而,我往往非常惊讶地发现,当我书写的时候,新的内容仍然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就像我的键盘自己也会思考一样。

之后他总结了书写的五点好处:

  1.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将思维过程记录下来,给了我们完全的回溯自己的思维轨迹的可能。
  2.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因为我们的工作记忆有限,导致思维总是容易原地打转,而书写可以帮助我们缓存思维的中间步骤。
  3. 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在书写的时候,不用再耗费大脑的临时记忆,可以将空出来的思维精力用于反思自己的观点。
  4. 书写是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让别人发现漏洞,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善莫大焉。
  5. 语言本身也会思考。同一个概念,在大脑中模糊的感觉,和明确地表达成某个特定的词语,是不一样的,写着写着就会发现一些词语就像本身有灵性一样,将其他的词语都带出来了。

对内还是对外

我曾经一度感到很困惑,如果记录的笔记只是面向自己,那应该怎样分享自己思考的成果?如果笔记需要对外,又该怎样记录笔记?

有一次我在 Heptabase 的 Discord 社群中讨论时,Alan 分享了他的看法:

我觉得一个大原则就是,做研究时不要想想要写文章,而是想着这个研究要怎么做、包含了哪些资讯、这些资讯的相关性如何。当你要写文章时,再安排你文章的架构,然后回去你做研究时的白板,将相应的 Reference 用 link 的形式放进文章架构里,需要时再用 right sidebar 调用查看。

研究架构和文章架构往往是不同的,尤其在研究初期,你很多时候因为不了解这个主题所以并不知道它真实的架构长怎样,在这个时候强迫自己去生出文章架构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比方说我在研究 Stock Option 时,我会去整理「律师跟我说了什么」、「会计师跟我说了什么」、「投资人跟我说了什么」、「美国政府说了什么」;但是我在写文章时,我的架构反而会是「我要给员工多少 Stock Option」、「程序有几步骤」、「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第三步是什么」、「这些步骤加总下来有什么综合考量」。

我豁然开朗,笔记既是对内的,也是对外的,只是呈现时的载体和方式不同罢了。我们在笔记软件中写的笔记,最开始是只针对我们自己的,记录的是自己思考的过程。当我们通过写笔记消化了内容之后,需要输出时将笔记稍微更换表达逻辑和语言方式,就成为对外的了。

这就比如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他阅读经典时的笔记,后经整理就成书了。

意为行先还是行为意先

学习与思考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写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与思考。所以本不存在意为行先还是行为意先的探讨。之所以拿出来说,是想表达,意识与行为是二元一体的,既不割裂也不对立。这就像贾岛在思考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时,很难判定他是先想到用「推」还是「敲」才去做的推和敲的动作,还是先做了动作才想到是用哪个字更贴切。

我们写笔记,是要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内化后指导我们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又会不断地修正我们内化的信息。在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我们的笔记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经验与能力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锻炼。

小学老师肯定强调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笔记是需要形成习惯的。有意识的时候记录下来,有行为的时候也记录下来。记录意识时,试着思考并写下这个意识会触发怎样的行为;记录行为的时候也试着思考并写下这个行为反映怎样的意识。其实,这也是禅修的一种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构筑数字外脑

很多 PKM 爱好者非常热衷于「第二大脑」这个词语,有很多笔记软件也喜欢介绍自己为第二大脑。我觉得与其说我们利用笔记软件构筑了第二大脑,不如说我们是将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数字化了,以便我们更好的适应时代。

搜索引擎的发展,使我们不需要记住细节,有一个大概就能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去年我们又见证了 AI 技术的发展,比如 chatGPT 拥有出色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利用笔记软件和 AI 构筑数字外脑将是未来的趋势。

数字外脑的好处有很多:

如果笔记软件构筑的数字外脑再加入 AI,好处则会更多,包括但不局限于: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写笔记的坏处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好处则有很多。无论怎么看,都是非常划算的一个行为。同时,我们需要建立的恰恰是自己的笔记方法论,然后利用合适的工具参与我们的方法论,而不是围绕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去构建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