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读《心经》

Published: at 08:21

《心经》是阐述大乘佛教的空相和般若思想的经典。又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

我在 2006 年的时候接触到了《心经》,现在已经十年了。《心经》虽然不是我接触的第一部佛经,却是影响我很大的一部经典。它能始终给我带来信心,无论我的心情如何,无论我经历了怎样的挫折,无论我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只要背几遍《心经》,我就能感到深深地加持力。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修习智慧到了极其深妙的时候,观照彻见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并没有自性,当体即空,除去了造业受苦的根源而无有烦恼,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

观自在菩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中国是一个「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的国度,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着观音信仰。观世音菩萨和中国的缘是非常深的。当我们提到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想到的总是大慈大悲,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的形象。这里,观世音菩萨是整部《心经》的唯一说法者。

般若,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我们知道,六度之中,般若是最核心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围绕着般若。由此也可以知道,般若绝不是普通的智慧。只是碍于语言的局限性,汉地大德们将其翻译为了智慧。

波罗蜜多,到彼岸,指的是从生死的此岸能因佛法而救度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五蕴,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即色、受、想、行、识。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短短的二十五个字便概括了整部经文的内涵和宗旨,佛菩萨运用甚深的,能够到达涅槃彼岸的大智慧,看清了宇宙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本质所具有的「空性」特点,高度凝练的手笔透露出其大彻大悟的认知。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弗,那作为物质界的色本来就与空没有什么区别,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物质的本体就是空,空的现象就是物质。人的受、想、行、识也应该看作是这种「色」与「空」的统一。

世间存在的色本来就与空不是异质的,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从现象反映本质的角度看,色就是空;从本质依托现象的角度看,空则就是色。进而可以说,五蕴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同那作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这种关系。因而也可以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第二段解释的是「空观理论」,宇宙的本质和本源是无色状态的空相。空在长时间的演变中由因缘和合有逐渐形成了色的物质状态。「色」和「空」根据因缘条件相互转化。所以「悟空」是第二段的灵魂所在。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所得故。

舍利弗,这些五蕴等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当体即是空相,本来没有所谓缘聚为生和缘尽为灭;不因被恶的因缘所染而变为垢,也不为善的因缘所熏习而成净,也不是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的虚妄之相。因此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象、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眼、耳、鼻、舌、身、意官能,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能见之眼根,乃至于没有别尘境之意根;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没有无明,也没有灭尽的无明,甚至于没有老死,也没有灭尽的老死。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借此智慧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称为「法」,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空相既没有生起,也没有消灭;既没有垢染,也没有清净;既不能有所增长,也不能有所减损。空是从无始以来便无动作、无变异、无生灭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时间序列上无从加以分辨区别的。所以说,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的「色」,并没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六种官能,即没有由眼、耳、鼻、舌、身、意所代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味、触、法,也就是形象、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为思想对象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官能的根器;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对象的尘境;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

凡是一切可见的物质现象和非可见的物质现象,都具有空的本性,其物质不变,性质不变,数量也不变。凡是诸种具体事物的形成总是有因有缘,不能超越缘起和因果理论。

「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讲述了典型的因缘关系,把人的生命全过程分为十二个阶段,简称十二因缘。经文里的无明示第一缘,老死是第十二缘,中间省略了十个缘。无明,即迷惑和不悟;老死,即血肉之躯崩塌瓦解之时。

「是诸法空相」,十二因缘法也是无始以来幻化所显,性空本无。无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无明当体是空,不是真有。既然没有,又怎么破呢?实际上无明无可破,一觉便了,所以「无无明」,即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无明等着去破,无明当体即空,不要当成真有,只要一觉,无明就没有了。既然没有无明,那何须谈将其破尽呢?没有无明,则没有破,又有什么「破尽」可言呢?所以「亦无无明尽」,就连「破尽无明」也没有了。下面「乃至」两个字是超越、省略之词,与前面的「乃至无意识界」相同。从无明到老死有十二支因缘,把中间的十支省略掉了,超越过去,其十支亦复如是。「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诸法空相,根本没有老死。既然没有老死,又有什么「尽」可言呢?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要破缘觉乘的法执,指出他们所修持的十二因缘法都是空的,是根本没有的,了不可得。诸法皆空,佛法不可得,心性不可着,一切都不可得。

无智亦无得:无智,就是无般若之智可证。无得,就是无佛可成,无菩提果可得。佛菩萨这样说,是为了破菩萨的法执。菩萨修六度万行诸法,以布施度吝啬,以持戒度污染,以忍辱度光火,以精进度懈怠,以禅定度散乱,以智慧度愚痴。由于修此诸法的缘故,就执牢了这些法,认为有法可修,有般若智可得,有众生可度,有佛可成。心中不免执有之心未忘于怀,故而有法执,有微细的法见,心不空净,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佛说「无智亦无得」,以此明示菩萨,六度的智慧也不是究竟智慧,由此所得之果也不是究竟佛果。「以无所得故」这一句,就是要明白此经的宗旨,也是综上所述的总结之句。佛在这里更进一步地表明,上述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等等,一切本空,实无所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于并不存在所证之果,所以菩萨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不再有牵挂滞碍。因为没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因而远离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和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槃。十方三世所有的佛,也都是如此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

菩萨因运用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到而成正果。 远离颠倒梦想,就须看破世间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都是假相而不可得。《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确知般若波罗密多是一种大神力的咒,是一种具有大光明的咒,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咒,是一种绝对无与伦比的咒,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那么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密多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咒语:度、度,度到彼岸去,普度众人一切到彼岸去,(依此般若波罗蜜多心咒)便能急速得成大觉,成就无上的菩提。

前面说一个「空」字,是般若的体;现在说一个「知」字,是般若的用。结尾为密说,即咒语,无可形容,无可言表,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有自己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