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創意轉化為內容的八個常用框架
一、溝通是內容創作的真諦
內容只是思想的交流。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如果不能清晰的表達,那些絕妙的想法就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丟失。
因此,溝通才是內容創作的真諦。
就像在人際關係中一樣,溝通從來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必須努力瞭解對方是如何接收、感知和理解信息的。這樣,才能夠達成有效溝通。
受眾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想用受眾能夠理解和產生共鳴的方式向他們傳達想法,就需要練習、反覆推敲和大量測試。
但是大多數創作者只拋出過一次創意,當創意沒有得到響應時,他們就會認為是自己的創意出了問題。殊不知,大多數時候,其實是溝通的問題。
二、改進溝通的策略
在內容創作中,信息的有效傳遞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創新和想法的表達上,澄清和溝通往往能確保受眾可以充分理解並讚賞這些創新的價值。
所以,運用這些策略可以幫助改進溝通:
- 瞭解受眾:這通常涉及到研究受眾的興趣、擔憂和價值觀,以便更好地把信息從作者的腦海中轉移到他們的腦海中。
- 清晰簡潔:有效的溝通應簡潔明瞭,避免不必要的複雜性或術語,除非你知道你的受眾熟悉這些術語。
- 反覆迭代和測試:創建內容的初稿僅僅是開始。內容創作者之後需要再次審核、修改並在實際受眾中測試它們的反應。
- 開放反饋:創作者應該提供並鼓勵反饋。這降低了溝通障礙,並提供了對受眾需求和理解的更深入瞭解。
三、八個框架
- 框架 1:如果這樣/那麼那樣
- e.g.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那麼就這樣做……
- 它非常適合找出人們的問題,並給出快速的解決方案。
- 框架 2:大多數人……
- e.g. 大多數人都做這件事……相反,你應該這樣做……
- 它非常適合指出常見的行為,並給出相反的選擇。
- 框架 3:停止這個,開始那個
- e.g. 如果你想使用這個工具,你需要首先停止……然後,用這個工具開始……
- 它非常適合發表反面意見。
- 框架 4:不等於
- e.g. 這個事情看起來好像是……,但實際上……
- 它就是字面上的理解,一件事不等於另一件事。
- 框架 5:快速提示
- e.g. 像建造者那樣思考你的筆記。
- 給出一個小步驟或者小提示,能讓別人快速開始行動即可。
- 框架 6:方法/流程
- e.g. 用 Notion 搭建博客的步驟
- 把想法分解成人們可以遵循的邏輯步驟。
- 框架 7:編號列表
- 編號列表在互聯網上隨處可見,這是有原因的。它們是一種簡單、快速、易消化地傳達想法的好方法。
- 常見的可用於編號列表的包括:
- 小貼士
- 工具
- 秘密
- 事情
- 洞察力
- 課程
- 益處
- 原因
- 錯誤
- 問題
- 框架 8:隱喻
- 比喻是傳達思想的有力方式之一。其作用在於讓別人用他們已知道的事物來聯想到你的想法。